近日各大門戶網站、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被一篇叫:“杭州男子從殯儀館打來電話:能不能寫寫我們的天才兒子?”的文章刷屏,講述者是一個86歲的老人,他給報社打電話時,身邊是他剛過世的老伴的骨灰盒。
文章開篇記者在“寫在前面”的話中說到,“這誠然時一個悲傷的故事,但也洋溢著堅忍不拔的愛,無法摧毀的愛?!蔽以詾檫@句話就像預防針一樣,讓給讀者做好了看一個悲傷故事的預防,但看完全文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不僅感嘆再偉大的編劇,都寫不出命運的殘酷,更寫不出被這殘酷命運捉弄的人生的高度、人性的光輝。
老人叫金性勇,他的天才兒子叫金曉宇,金曉宇幼年時被玩伴射瞎了一只眼睛,從此便性情大變,以至后來成為看一名狂躁抑郁癥患者,一犯病就可能會有暴力行為。不知砸壞了家里多少電視、洗衣機,老人在講述中這樣說到:“我們家應該時全杭州唯一沒有電視機的家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一只眼睛失明并患有精神病的殘疾人,自2010年以來,出版完成了22部譯作,豆瓣評分8分以上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達到了常人都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然而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在金曉宇的翻譯事業(yè)剛剛開始有了起色時,她的母親曹美藻卻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生活不能自理。三年時間里,金曉宇在翻譯工作的同時,還要照料母親。直到去年11月,他再度發(fā)病入院治療。因此,他也錯過了跟自己母親見最后一面。父親金性勇怕自己哪天不在以后,沒有人知道他們兒子的故事,出了殯儀館便給報社打了這通電話。
這篇文章克制卻又煽情,最讓人感動的不是金曉宇的“天才“,而是金性勇夫婦傾其余生、傾盡全力去愛護、培養(yǎng)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金性勇老人在通篇的講述中,講述了妻子的苦,兒子的苦,卻唯獨沒有訴說自己的苦。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父親的愛能催生出強大無比的意志,它能承受生活沉重的壓力,感受到一個父親最真摯的愛,無論何時、何種境地都堅信自己的孩子,不放棄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了這人間的愛與美、真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