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梁家河》有感
來源:西安公司寧夏項目部 作者:胡超珉 日期:2021-05-19

樹的年輪總是一圈圈的向外擴散,但始終不會因為它的成長,而抹去在樹干中心最小的那個圈。人的成長也與此類似,不會因為歲月的變遷而忘卻培育自己的那一方土地。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評價自己曾經(jīng)成長的地方:“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p>

初讀梁家河??吹降氖橇杭液拥木?,梁家河的百姓。再次仔細研讀,發(fā)現(xiàn)梁家河的美,不僅僅是美在細膩文字下的美景和生動形象的人文描寫,更美在于對習近平總書記成長經(jīng)歷的紀實寫錄。通過采用細膩的文筆,描寫和刻畫了習近平總書記與梁家河,以及梁家河群眾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又一鮮活教材。通過學習研究《梁家河》蘊含的精神,進一步了解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的知青歲月,從而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源泉。深刻把握住這一偉大思想的產(chǎn)生因素之一,進而獲取投身偉大事業(yè)的精神力量。從梁家河中,能深切的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時刻以人民至上為遵旨的思想。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與群眾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逐步實現(xiàn)了從剛到梁家河的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樹立偉大人生觀的轉變。在梁家河這塊土地上,第一次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中,孕育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書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令我記憶深刻。那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剛當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為村民辦沼氣的事情。年輕的習近平心中一直希望能為梁家河改變面貌,琢磨著梁家河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切入點。當時他從《人民日報》中看到關于四川開辦沼氣的報道深深吸引了他。對于一個實干家來講,干,做就是最好的回答。他徒步到四十多公里外的上級政府做匯報,然后前往四川開始實地學習考察。在回到梁家河開辦沼氣時,困難和問題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但習近平總書記沒有放棄,而是堅持坐了下去,最終為梁家河的人民帶去了第一個沼氣池。習近平總書記并沒有滿足于沼氣池的建成,他將出現(xiàn)的問題全部收集起來,又一次踏上了學習的征程。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沼氣池不僅得到了升級、改善,更大大提高了沼氣的燃燒效果和安全。雖然現(xiàn)在看來建設沼氣池不是難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在大家都沒有成熟經(jīng)驗的前提下,建立沼氣池并進行改善是需要勇氣和果敢的支撐的,最為關鍵的就是一種堅持下去的毅力和品質(zhì)。產(chǎn)生這種毅力和品質(zhì)的源泉,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以人民至上,這種一心為了人民的理念,也支撐著習總書記不斷前行。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從《梁家河》中汲取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思想境界。深入領會習總書記扎根群眾、造福群眾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落在實處,迎難而上,克服困難,始終堅持初心,牢記使命,走在前,干在前,發(fā)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投身基層,不斷歷練自己,更好的成長。

扎根于基層,不能怕吃苦,而要會吃苦。從實戰(zhàn)中總結經(jīng)驗,積蓄力量在自己的崗位上磨練自己。把好采購的關口,真正發(fā)揮出區(qū)域物資公司所屬項目部的作用,同時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優(yōu)化處理問題的思路,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勇氣。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堅定信念和目標,努力奮進。為企業(yè)和地方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Produced By CMS 網(wǎng)站群內(nèi)容管理系統(tǒng)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