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5》觀后感(1)
來源:重工事業(yè)部 作者:王恒鑫 日期:2021-04-26

近日,重工事業(yè)部組織全體員工觀看《榜樣5》。這部專題片,通過情景再現(xiàn)、采訪當事人等手段再現(xiàn)了全國人民在黨中央領導下抗擊疫情并取得偉大勝利的過程。每一個榜樣背后的故事,都讓我深深感動。

專題片中既有解放軍醫(yī)護人員、公安民警、援助武漢的醫(yī)護人員,也有社區(qū)工作人員、火神山醫(yī)院建設者、志愿者等。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yè)、來自全國各地,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產黨員!

張西京,84天未休息,只為與死神掰手腕,拯救更多的新冠患者,他以軍人的職責標榜自己,成為了進入急救室最多的醫(yī)生,才有了全國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出院的案例。張宏,一位沖鋒前線的護士長,用5個版本的護理規(guī)范手冊,鑄造了一道道堅固的安全屏障,她,"一走來,就是一道陽光,一縷清風"。杜云,芳草社區(qū)的"戰(zhàn)役全能書記",是社區(qū)的主心骨,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社區(qū)內家家戶戶的希望,她們用7個人的小團隊,保障了5000多人的日常保障物資。"兩山"優(yōu)秀施工者,他們說,正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他們曾36個小時不休不眠,只為心中無堅不摧的信仰,他們4萬多建設者,曾不眠不休,舍小家為大家,只為這"救命工程",從來沒有什么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他們用大愛溫暖了整個中國。達娃倉決,那曲市的西藏人民警察,在無手套無防護服的情況下,仍沖在最前列 ,每天接收電話三百余次,導致左耳聽力喪失,她是西藏的英雄也是我們的榜樣。汪勇,他說:"我來守護你們,你們去守護病人 " ,他的《金銀潭日記》記載了一份份堅韌,擔當與責任 ,他雖然是小哥,卻不僅僅是快遞哥,他是榜樣的歌頌者。浙江省援武漢抗疫臨時指揮隊,他們用"向死而生"的精神,"白衣指甲,不勝不歸"的壯志,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創(chuàng)造了"打勝仗,零感染"的奇跡。凌磊,一位"暖心大管家",為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們提供心理健康和深夜食堂等后勤保障服務,他暖心又暖胃。

“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各條戰(zhàn)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我們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把遵循科學規(guī)律貫穿到?jīng)Q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為戰(zhàn)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按蟮啦还?,大愛無疆”,我們發(fā)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范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充分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生動詮釋了為世界謀大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成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的強大精神支撐。

關鍵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危難之際,共產黨人挺身而出。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面前,我們的黨和人民軍隊又一次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這部專題片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員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擔當和風骨,深刻彰顯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在公司“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號召下,作為青年黨員員工,我將跟隨榜樣足跡、汲取榜樣力量,擔當時代使命,真抓實干、砥礪奮進,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人民至上”理念,以更堅決的態(tài)度、更果敢的措施、更扎實的作風,更加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wěn),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艱巨繁重,在前進道路上,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zhàn),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坎坷,要將榜樣的精神在“十四五”建設中繼續(xù)傳承下去,早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Produced By CMS 網(wǎng)站群內容管理系統(tǒng)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