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就是我們的家鄉(xiāng)!
來源:
作者:余冰洋 馮 曦
日期:2023-03-17


“董事長好,以前我家9口人一年收入大約5萬元,大唐駐村工作隊來了后,幫助我們參與扎拉水電站建設(shè),去年全家共掙了30萬元!我現(xiàn)在讀高三,今年準備報考電力專業(y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扎拉水電站工作……”

今年春節(jié),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慰問西藏公司駐珠拉村工作隊之際,18歲的村民多吉扎堆分享了收獲的喜悅,表達了對大唐的感謝,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在一年前,當(dāng)西藏公司主動申請將鄉(xiāng)村振興幫扶點從察隅縣榮玉村變更為珠拉村時,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

“你們在榮玉村做了十年,當(dāng)?shù)馗刹咳罕妼δ銈兎浅UJ可,千畝茶園成了百姓們鄉(xiāng)村振興的路子,而珠拉村情況很復(fù)雜,工作推進起來會很難,你們確定要換?”

“正因為榮玉村走上正軌了,我們才提出這個申請。扎拉電站就在珠拉,那里是我們的家,家里有困難了我們能不幫嗎?”

開門頭件事

“村里的情況確實復(fù)雜,歷史遺留問題多、就業(yè)幫扶難度大,現(xiàn)在村干部和老百姓都在觀望,就想看看我們是不是來干實事的。所以,咱們近期的工作重點就一件事——樹工作作風(fēng),定工作方案,第一時間把形象樹立起來?!?022年5月16日,該公司派駐珠拉村的第一書記余冰洋帶著隊員們完成摸底后,在首次閉門會上提出了“開門頭件事”。

第二天早上八點半,村“兩委”大門準點打開。慢慢地,老百姓發(fā)現(xiàn)工作隊入戶的次數(shù)多了,提出的訴求有回應(yīng)了,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提高了。

“今年,我們保證大家的年收入都有萬元級的提升?!?/p>

在兩周后的村民大會上,工作隊副隊長李志鯤用最簡單的語言向全體村民表達了工作隊干事的決心,并詳細介紹了如何緊緊依靠扎拉水電站工程建設(shè),以及玉曲河流域能源開發(fā)的契機,幫助大家把日子過好的整體思路。

李志鯤的話字字鏗鏘,底氣來自于“一份清單”。原來,閉門會后,工作隊全員懷揣一張羅列著“漢語掌握情況、家庭收入及構(gòu)成、孩子學(xué)業(yè)情況、房屋空置情況、需幫助解決的問題”等10余項內(nèi)容的清單,在茶余飯后、在田間地頭,他們用并膝坐拉家常的方式開展專項摸底,這不但提高了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更拉近了隊員與村民的距離。

同時,扎拉水電站各參建單位積極響應(yīng)號召,首批翻譯、門衛(wèi)、保潔這類門檻低、上手快的崗位需求表第一時間匯總到了駐村工作隊。正是有了這兩樣“法寶”,讓工作隊有了底氣,找到了破局點。

打破“平均主義”

 去年夏天,村民德西白宗很郁悶。本來自己在施工單位做翻譯的工作干得好好的,結(jié)果部分村民要求輪換,可又都不滿足上崗條件,施工單位為了避免麻煩,只好取消了這個崗位。

駐村工作隊及時掌握了這一情況,大家一邊積極幫助德西白宗聯(lián)系新崗位,一邊準備給村民們上堂課,好好講講“平均主義”的危害。

幾天后的村民代表大會上,駐村工作隊以此為例,深入淺出地告訴村民:“要想?yún)⒐⒔ǎ捅仨毚蚱啤骄髁x’這個老思維。大家只有長期務(wù)工,才能提高工作技能和漢語水平,才能有更高的收入。絕不能搞今天你去,明天他去這種絕對平均,不僅施工單位沒法管理,個人也學(xué)不到技術(shù),最終就會出現(xiàn)無工可打的惡性循環(huán)?!?/p>

會后,村民們紛紛主動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漢語水平和技術(shù)能力。村民江寸、多多、鄭安等人在該公司協(xié)助下在參建單位找到工作,幾個月下來,參建單位不但主動續(xù)約,更把他們作為技術(shù)工人看待漲了工資。村民加措更成為了基層管理者,工資也由一天180元漲到了320元。

駐村工作隊堅持點上、面上齊發(fā)力,找準了問題的根源,實現(xiàn)了精準施策,村民們的腰包也慢慢鼓起來了。

辦法總會有的

“冰洋兄弟,請你們幫幫嘎太一家吧,他們太困難了!”去年年底,該村支書次仁鄧增找到第一書記余冰洋。

原來,嘎太一家八口人五個有殘疾,又不懂漢語,還有三個孩子在上學(xué),家庭負擔(dān)很重。了解情況后,駐村工作隊認為嘎太可以從保潔崗位做起,但梳理各參建單位用工情況后,卻發(fā)現(xiàn)沒有保潔崗的空額,事情一下陷入了僵局。

“水電四局的保潔工卓瑪應(yīng)該可以調(diào)劑到其他地方,半年下來,她的漢語水平提高了不少?!惫ぷ麝犼爢T周多軍提議說道。

“是呀,前幾天我倆碰見卓瑪姐,軍哥和她聊了一路,我這個翻譯都快成擺設(shè)了?!惫ぷ麝牱g海歐楊在一旁笑嘻嘻地插話。

經(jīng)過駐村工作隊雙面協(xié)調(diào),參建單位水電五局主動讓卓瑪先從水泥拌合站雜工做起,水電四局也把空出來的保潔崗調(diào)劑給了嘎太,這樣噶太一家每月可增加收入3500元。卓瑪更換工作崗位,每月工資漲到了近6000元,進一步改善了兩家的生活條件。

“誓把他鄉(xiāng)做故鄉(xiāng)?!贝筇迫藨汛е@份情懷,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玉曲河畔解決當(dāng)?shù)卮迕窬蜆I(yè)20余人,累計使用人工4000余工日、機械設(shè)備2125臺班,全體村民全年增收550余萬元,人均增收1.6萬元。大唐人不僅兌現(xiàn)了承諾,與當(dāng)?shù)卮迕裰v述著一個個大唐故事,更逐漸摸索出一條“企地同心、幸福共享”的鄉(xiāng)村振興特色路。


Produced By CMS 網(wǎng)站群內(nèi)容管理系統(tǒng) publishdate:2025-04-24 17: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