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不知
來源:武漢公司 作者:關冰璇 日期:2021-08-31

晚間,與女兒在客廳看書時,她忽然轉頭問我:“媽媽,什么叫‘人貴自知’呀?”我想也沒想,告訴她:“就是指人最可貴的品質(zhì)就是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真實情況的意思。”可女兒接下來問的問題,卻著實讓我認真的思索了一番,她問道:“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自知呢?怎么知道自己認為的自知是不是對的呢?”

對啊………長久以來,我理解的知與不知,就是清楚明白即為知,混沌不清即為不知,對于自知,總慣性的偏向于肯定的答案。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提到過:“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币馑际悄切┮呀?jīng)明白含義,悟出真理,但總覺得不得其宗的人,才是最高明的人;而那些明明不明真諦,卻還不知道自己不明白,認為自己啥都懂的人,才是思想患病的人。

我們的思維往往決定我們的認知,當我們的選擇和決定與其他人不同的時候,你能判斷別人是對還是錯嗎?自己的呢?其實有時無謂對錯,你的決定和判斷是基于你對自己的了解和對目標的需求而作出的選擇,如果環(huán)境或其他因素發(fā)生了變化,決定、判斷說不定也就隨之變化了。因此,內(nèi)心平靜地選擇,清楚明白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也是一種自知。

由此可見,自知不僅僅是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水平,更可以理解為知道自己的目標與需求,明白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清楚自己的位置與身份。因此,自知之人大多是知彼之人,他們能因自知而保持平常心、消除分別心,通過自省客觀的評價他人,發(fā)現(xiàn)他人的閃光點和過人之處,不急躁、不偏倚、不功利。

我很感謝女兒對我的提問,她成功地向我拋出了一個自省的課題,對這個課題的思索和探究,我認為就是一個“自知”的進階過程。每個人能自我認知更深刻一點,就會對人對事的理解更多一點,抱怨就會更少一點,心態(tài)也就會更好一點。

?


Produced By CMS 網(wǎng)站群內(nèi)容管理系統(tǒng) publishdate:2025-04-29 17:23:40